+86 134 8079 8915


+86 134 2235 6945
当前位置:
订购排行榜
2022-2028年中国动画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及战...
2022-2028年中国文化产业园行业发展趋势研...
2022-2028年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发展趋势研判...
2022-2028年中国音乐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及战...
2022-2028年中国西餐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及战...
2022-2028年中国互联网彩票行业发展趋势研...
2022-2028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趋势研...
2022-2028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趋势研判...
2022-202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研...
2022-2028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研...
功率电子用DBC和AMB陶瓷基板行业投资特性、成功关键要素与盈利模式分析-麦田创投产业研究院
来源: | 作者:ctmt1 | 发布时间: 2025-10-22 | 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根据麦田创投产业研究院的统计及预测2025年全球功率模块用DBC和AMB陶瓷基板市场规模约120亿元。

一、行业投资特性:技术驱动与需求爆发双重共振


   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

    2025年全球功率模块用DBC和AMB陶瓷基板市场规模约120亿元,预计2031年达204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12.2%。其中:

        DBC基板:2025年市场规模85亿元,年增速12%,主要应用于中低压领域(<1200V),如工业变频器、光伏逆变器。

        AMB基板:2025年市场规模35亿元,年增速22%,在高压领域(>1700V)市占率从2020年的18%跃升至2025年的35%,受益于新能源汽车800V平台和碳化硅(SiC)功率模块需求激增。

    技术迭代与成本博弈

        DBC技术:工艺成熟、成本低(较AMB低40%),但受限于铜层与陶瓷的物理结合强度,在剧烈温度变化或机械振动环境中可靠性风险较高。近年通过铜层结构优化(如罗杰斯Curamik® Endurance方案),抗热疲劳能力显著提升。

        AMB技术:通过活性金属焊料实现铜层与陶瓷的冶金结合,界面强度提升3倍,热循环寿命达DBC的50倍以上,尤其适配SiC等高功率密度芯片。尽管成本较高(较DBC高30%-50%),但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,系统级寿命提升和热阻优化(降低5%-10%)可摊薄长期使用成本。

    应用场景分化

        DBC:中高功率且成本敏感型项目,如组串式逆变器(市占率75%)、大功率LED封装、激光二极管器件。

        AMB:超高压、大电流场景,如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(单辆车用量从400V平台的2片增至800V平台的6片)、轨道交通功率模块、高可靠性军工电子。


二、成功关键要素:技术、材料与供应链的三角支撑


    材料适配性

        DBC:主要适配氧化物陶瓷(氧化铝、氧化锆增韧氧化铝、特殊氧化处理氮化铝),对陶瓷材料选择有限。

        AMB:材料适应性更广,可直接用于氮化铝(AlN)、氮化硅(Si₃N₄)及传统氧化物陶瓷。氮化硅因优异机械强度和热导率,成为高可靠性应用首选,进一步凸显AMB价值。

    工艺控制能力

        DBC:需精确控制氧含量和温度曲线(1065°C-1083°C),确保铜与陶瓷界面结合可靠性。

        AMB:在800°C-900°C真空环境下,通过活性金属钎料(含钛、锆)实现铜与陶瓷的化学键合,工艺窗口更宽、操作更简便,但依赖活性金属钎料供应稳定性。

    供应链整合

        上游:陶瓷粉体(氮化铝、氮化硅)和金属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成本。日本厂商在高端氮化铝基板市场占据80%份额,国内厂商(如富乐华、福建臻璟新材料)逐步突破氮化硅白板和铜带领域。

        中游:全球市场呈现“日德技术垄断、中国制造崛起、韩美差异化竞争”格局。罗杰斯(Rogers)占据全球35%市场份额,京瓷(Kyocera)拥有最完整产品线;中国厂商(如东尼电子、中瓷电子)通过收购和技术突破实现产能扩张。

    系统集成能力

        DBC:适合静态或温和环境中的设备(如户用储能),通过薄型化和精细线路设计减少体积。

        AMB:凭借高热扩散性能,适配集中式大功率芯片布局,如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、超高压充电桩。

三、盈利模式:技术溢价与规模效应的双重驱动


    高端市场技术溢价

        AMB基板:在新能源汽车、轨道交通等高端领域,通过高可靠性、高热导率特性实现技术溢价。例如,比亚迪半导体开发的“双面冷却AMB”使模块功率密度提升至400W/cm³,应用于仰望U8电驱系统。

        DBC基板:在中低端市场通过成本优势(较AMB低40%)和规模化生产实现盈利,如光伏逆变器组串式市场占有率75%。

    规模化生产降本

        AMB技术: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,如中国天科合达研发的“激光活化键合”工艺将生产周期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,单位成本下降25%。

        DBC技术:通过铜层结构创新(如罗杰斯Curamik® Endurance方案)提升性价比,抢回部分高端市场份额。

    定制化解决方案

        AMB基板:针对量子计算等超低振动需求,开发“超低振动AMB”市场,预计2030年规模达15亿美元。

        DBC基板:适配印度政府“绿色能源2.0”计划,为县级光伏电站提供基础型DBC基板,带来8亿美元增量市场。

    全生命周期服务

        AMB基板:集成温度传感器和健康监测芯片(如西门子“智能AMB基板”),实现IGBT模块预测性维护,提升附加值。

        DBC基板:通过“交钥匙”模式(如印度Tata集团集装箱式功率模块工厂),集成生产、封装和测试全流程,缩短交付周期(从6个月至2个月)。


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麦田创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5-2031年全球与中国功率电子用DBC和AMB陶瓷基板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行业-机遇,挑战,风险,和最新趋势分析》



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分析的数据,可以关注微信视频号:麦田创投


也可搜索官网获取相关报告目录。





点击咨询

订购前有疑问?

让我们热情专业的客服MM

为您解答